省市人才政策集中发布会现场(摄影:王健)
南昌大学全校上下高度重视人才工作,近年来先后制订出台了《南昌大学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暂行办法》、《南昌大学高层次人才考核暂行办法》、《南昌大学“人才工程”实施办法》、《南昌大学人才队伍建设若干意见》等一系列人才引进、培养和管理服务方面的政策。
南昌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朱小理(摄影:王健)
5月14日,在省市人才政策集中发布会上,南昌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朱小理对人才政策做了解读。
关于《南昌大学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
“暂行办法”是学校为进一步加强海内外优秀人才的引进工作,增强引才工作的针对性,规范高层次人才引进和服务工作而制订出台的一个重要文件。
“暂行办法”明确了学校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工作目标、基本原则、保障机制、服务管理、工作程序等,特别对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层次定义、任职条件和薪酬待遇进行了清晰的划分。
高层次人才被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杰出人才,第二层次是学科领军人才,第三层次是学科方向带头人。
对于学校认定的杰出人才,学校提供80-万元的年薪,并以杰出人才为核心,组建学术团队,配备工作秘书,提供所需的实验与办公用房以及提供充足的科研启动经费,安排配偶工作,医院提供优质的医疗保障服务,为引进人才子女提供自小学至高中的一条龙优质教育资源,特殊情况还可一人一议、一事一议。
学校认定的学科领军人才,学校给予年薪50-80万元的薪酬待遇及相应的科研启动金、安家费,同时,提供良好的科研平台。这一层次包括引进国家“四青”人才,即青年千人、优青、青年长江、青年拔尖人才等,这一层次的青年英才也是目前国内各大高校争夺最激烈的。
学校认定的学科方向带头人,学校提供年薪25-50万元的薪酬,并提供相应科研启动经费。主要是引进在本学科建设具有创新性构想和发展潜力,具有保持或赶超本领域国内先进水平能力的人才。
此外,对于全职引进和柔性引进人才,学校在薪酬体系上做了不同的设计,使引才工作更具有操作性和竞争力。
关于《南昌大学“人才工程”实施办法》
高校的人才工作有两个重要抓手,一个是引进,另一个是培养。学校坚持“人才培养”与“人才引进”并重,坚持培养在人才建设中的基础地位,坚持将引进作为重要手段,以“引”促“培”,推进人才队伍建设进程。如果说“暂行办法”是引才工作的重要抓手,那么《南昌大学“人才工程”实施办法》则是人才培养的一个“大招”。
“人才工程”是学校培养本土学科领军人才和学术带头人,着力突破人才瓶颈的一项重要举措。学校计划用5年左右的时间,在校内遴选20名左右在国内外有重要学术影响的学科领军人才(赣江杰出教授),名左右具有一定学术影响的学术带头人(赣江特聘教授,年龄45岁以下),名左右具有突出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青年学术骨干(赣江青年学者,年龄35岁以下)。学校设立“人才工程”专项基金,对入选人员给予资助,入选“人才工程”赣江杰出教授的人选,学校提供20万元/年的资助,入选赣江特聘教授的人选,享受6万元/年的资助,入选赣江青年学者,享受2万元/年的资助,一个聘期为5年。
“人才工程”旨在进一步培养、稳定、提升和激励学校一线教学科研人员,从普通教师到青年学者,再到特聘教授、杰出教授,培养贯穿教师职业生涯起步、发展、提高的不同阶段,通过分阶段实施基础培养、骨干培养和拔尖培养,构建层次清晰、衔接紧密的人才培养和支持体系。
“人才工程”形成了与国家重大人才计划项目相衔接的校内人才培养体系,并起到平衡协调“本土”和“引进”人才关系,稳定“本土”高层次人才的目的。
关于《人才队伍建设若干意见》
为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统筹,加大聚才引智工作力度,做好人才服务保障和营造工作氛围,学校还制订出台了《南昌大学人才队伍建设若干意见》,对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26条具有实质性内容的支持政策。
共分为五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主要是强调要进一步做好人才队伍建设的顶层设计和科学谋划,确立人才工作的战略地位,同时,明确人才工作的领导体制、工作格局以及工作方法和实现途径。第二部分主要就如何加强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工作提出一系列具体举措,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第三部分主要围绕青年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工作,提出了八条具体的工作指导意见。第四部分主要是对现有的各项人事人才体制机制建设工作做进一步的深入思考,提出一些新的指导意见和具体措施。第五部分主要从完善人才经费投入机制、落实人才待遇保障机制和营造和谐发展的人才环境等方面提出工作指导意见,阐述如何做好人才的支撑和服务工作。
“才聚江西智荟赣鄱”系列人才活动南昌大学展区(摄影:王健)
朱小理说,南昌大学将年定位为“引才聚智”和一流建设年。作为省委人才办开展的高层次人才引进系列活动之一,南昌大学将在5月15日至18日召开首届国际青年学者论坛。
朱小理表示,举办国际青年学者论坛,是学校拓展人才引进途径,着力促成一批海内外优秀青年人才来校干事创业的总要举措之一。学校将进一步优化人才引育氛围,拿出最优惠的政策,构建有竞争力的薪酬和资源保障体系,努力营造重才爱才惜才的良好引才育才环境,打好这场“人才争夺战”,广聚天下英才支持江西经济社会发展。
(中国日报江西记者站王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