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月11日,北京街道的两旁站满了密密麻麻的人,有白发苍苍的老人,也有尚不通人世的孩子。
凛冽的寒风呼啸,这些人似乎感受不到寒冷一般,所有人的目光,全都悲伤地望向同一个方向。
那里一辆灵车缓缓地行驶着,他们要送一送这位伟人,我们敬爱的周总理。
灵车缓缓走远,站在道路两旁的人仿佛定格了一般,没有人愿意离开,也没有人发出声音,仿佛多看一眼,这个曾经面带笑容,带着他们走向强大、走向繁荣的人,就会再次回到人群中,亲切地向他们挥手一般。
然而,所有人也都明白,时光无法倒流,这位像星星一样指引我们前进的人,永远的离开了。
年,周总理降生于江苏淮安,这位伟人的到来仿佛是天注定一般,“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很小的时候,他就明白了唯有知识,才能救这个濒临凋敝的国家。从那时起,读书救国就刻入了他的骨血。
为了寻求救国之道,总理四处求学,不惜远渡重洋去往日本,只为了找到一个,能带领中国走向光明的道路。
在那里,周总理第一次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年,在日本留学两年的他,带着马克思主义,与国内的爱国人士共同组织了进步团体——觉悟社。
即使因为领导爱国运动被捕入狱,他也坚定的相信马克思主义,并在狱中公开宣讲。
那时候,他希望更多的中国人,从这一片麻木中醒过来。
后来战争爆发,一心为了国家的周总理同样走在了前面。上海工人起义、南昌起义、西安事变、万里长征。无数危险的场景里,都能见到周总理身先士卒的身影。
前线有他,敌后有他,为了能达成全民族统一战线,周总理不顾自己的安危,亲自和国民党政府谈判。对于国民党内进步人士,他也一视同仁,亲切的接待每一位,为了这个国家而战的将领。
身为战争时期的副主席、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周总理从来不以领导自居。他不但要在前线制定周密的作战计划,指挥战斗。战后也总是尽量顾及到每一位伤员,给他们送去问候。
中国共产党的胜利,离不开这样一位伟人的付出。
新中国成立,这位已经为中国奉献了大半辈子的总理,仍然不肯休息。周总理知道,此时的中国还有一堆烂摊子等着他去处理。
从19世纪开始,中国就不断面临着外国的欺凌。新中国成立时,国际环境对我们这样一个新兴的国家十分不利。
面对西方国家的敌视、封锁与威胁,也是周总理亲自扛起了新中国外交的大旗。
时至今日,他在万隆会议前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仍旧是我国重要的外交方针。
此后,在周总理夜以继日的努力下,我国先后与国际上20多个国家,恢复或建立了外交关系。
从此,我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再也没有国家能轻易否定。美国长期以来的封锁计划,就这样被打破。
中国如今在国际上能有如此大的影响力,除了我们国力日益强盛之外,也离不开周总理早前在外交上,给我们打下的地基。
而在国内问题上,为了减少特殊时期造成的损失,他与反动派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斗争。
这期间,大批的领导干部和民主人士,因为他的庇佑免去了被害的可能,也让这个才刚刚走上正轨的国家,没有被毁在这些错误之中。
但是,周总理真的太累了,一刻不停歇的工作,终于还是让这个巨人,倒在了病魔的打击下。
年,他被诊断患有膀胱癌。医生和身边的人都劝他要多休息,但他却想着,要在生命最后,为国家再多做一点事。即使是在他去世的前一年,他也仍然坚持拖着病体,参加了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鼓励全国人民要战胜困难,实现现代化目标。
如果说毛主席的存在,就像天上的一轮红日照耀着大地的话,周总理的一生就像是夜空中温柔地月亮,坚定地支持着中国,抚慰着亿万中国人的心。
他宣传思想,指挥战斗,主持外交,访问人民,指导政策。他这一生贯穿了所有中国发展的重要节点,而他也确实做到了他儿时的承诺,“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年1月8日,周总理永远的离开了,他爱了一生的国家和人民,而他去世的消息,很快就通过广播传遍了世界各地。
除了我国的百姓沉浸在悲伤中,久久不愿相信这个事实外,许多国外的国家领导人也不敢相信,这个平日里,总是用最好的状态出现的总理,就这样离开了。
而一代巨人的陨落必然引起极大的轰动。
很快,世界各国领导人和媒体都对周总理的离开发表了文章,他的一生,是一个标准职业革命家的一生,他总是有十分令人信服的论据,来印证自己的观点,在理解力上的表现也十分出色。
法新社的评论里,周总理被刻画为一个以理服人的革命家。周总理与法国之间也算是有过一段渊源。
青年时期,因为领导爱国运动被捕入狱后,周总理意识到,自己仍然缺乏理论的支持,于是出狱后他再次只身前往法国求学。
在法国学习的岁月里,周总理接触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有志青年,他和他们讨论制度,讨论国家发展,这段时光,对周总理来说也是弥足珍贵的。
事实上,多年来,西方世界审视中国时总是居高临下,带着傲慢的姿态。但面对周总理这样的人物,无论是英国的路透社,还是美国的尼克松总统,都给出了极高的评价。
“他衣冠楚楚,风度端凝,总是能把神秘的东方文明,和西方世界巧妙的结合起来。他是我见过的最伟大的领导人,20年来的我从未见过如此敏锐通透的国家领导人。”
就连曾经和中国关系微妙的日本政府,也不得不承认,周总理确实是中国的一颗巨星。
也正是因为周总的理智分析,将矛盾与发展辩证的看待,才有了中日顺利建交,实现了中日关系正常化,为我们的祖国赢得了一段发展的机会。
更重要的是,当时联合国为了对周总理的逝世表示哀悼,做了一个自联合国建立以来,从未有过的决定,为一个总理“降半旗”。
不得不承认的是,尽管中国在无数人的努力下,已经逐渐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但周总理去世时,我们的国家并没有强大到,令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心服口服,不少国家对中国的印象,依旧是那个贫瘠积弱的国家。
当时很多人不能理解,这样一个国家的总理,到底是凭什么得到如此殊荣。
年1月9日,世界各国的外交官,对于周总理享受联合国降半旗的待遇,表示了不满,他们聚集在联合国大厦的门口,希望联合国能够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看着眼前肤色各异,但脸上同样是不满的外交官们,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平静的说出了这样一段话:
“这是我个人的决定。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数不尽的金银财宝,他们国家的总理,却一分钱的存款也没有。中国有10亿多的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但是他们的总理却没有一个孩子。各国的元首如果能做到以上两点,也可以赢得我的尊重,获得降旗的殊荣。”
一时间,习惯了唇枪舌战的外交官们,呆愣在了原地,没有任何一个人能想到,这个世界真的有这样无私无畏,将自己完全奉献给了国家的领袖。
随后,整个联合国大厦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这掌声是在场所有外交官,送给已经离开的周总理的敬意,也是他们的肯定。
之后,越来越多的国家领导人,开始在镜头前缅怀周总理,或感谢,或敬佩。从他们的只言片语里,我们渐渐拼凑出了一个平凡而又不平凡的形象。
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在所有人的印象里,周总理似乎永远都是面带笑容、和蔼可亲的模样,他温柔的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哪怕跟他说话的,只是一个普通的农夫。
然而在面对国家间的原则问题时,他的语气又是铿锵有力,从容不迫的,他总是有自己的办法,引经据典地说服每一个对手。
在中国那段艰难的岁月里,不止毛主席是我们的精神信仰,周总理同样也是。
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地点,中国群众见到的周总理,总是精神饱满,神采奕奕的,似乎只要听到他的声音,我们就会充满希望。这样想民生之所想,知民生之所至的周总理,怎么会不值得一次联合国降半旗呢?他值得也应该收获所有人的敬意。
时光匆匆,弹指一瞬。如今,距离周总理去世已经过去了四十多年,我们终于不再是那个阅兵时,需要一架飞机飞两遍的国家,我们也不再是那个,在美国核武器威胁下,需要全民皆兵的国家。
我们的火箭一个又一个的进入太空,我们的光伏在世界遥遥领先,我们的经济发展在国际有了地位,我们的科技引领了5G技术,我们站在了国际的舞台上,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没有任何人能够轻易忽视我们的存在。
然而,无论我们今天有怎么样的成就,我们永远不会也不应该忘记,是这些巨人,用自己的肩膀,替我们扛住了那些艰难的岁月,是他们的汗水混着泪水,让我们拥有了发展的可能。
今天的中国,山河无恙,国富民强,一切都是最好的样子,这盛世终是如你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