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南昌上了人民网头条一江两岸,原来还
TUhjnbcbe - 2024/8/23 0:44:00
中科白癜风让白斑告别 http://www.pfzhiliao.com/

年8月23日

人民网首页头条

以《南昌“城”长记:跨过赣江展新颜》为题

报道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

南昌的发展变化

蜿蜒赣江,犹如一条有力的臂膀,挽起南昌老城与新城。

城市的边界是城市成长的年轮。把南昌各个时期的地图放在一起,可以发现,从解放前偏居一隅的滨江老城,到新中国成立后的长带形状,直至今天的一江两岸,一圈一圈的边界正是南昌每次扩张后留下的痕迹。南昌城就像一棵老树,历经沧桑,城市成长的故事便沉淀在一圈一圈的“年轮”中……

观念一变天地新

年5月,南昌市刚刚解放时,城区面积8平方公里,比宋代鼎盛时期的城区缩小了一半,公共设施也十分落后。当时流行着这样的民谣:“风刮黄尘迷无路,雨打积水须行舟。”南昌城旧面貌可见一斑。

新中国成立后,新南昌建设拉开序幕,城市框架渐渐扩大。到上世纪80年代,南昌城区面积已经比年增长了近7倍。

然而,到了上世纪90年代,南昌城市发展隐忧初现:由于城市主要依托旧城向赣江以南发展,南昌8平方公里的旧城内居住了40万人口,成为当时中国最拥挤的城市之一,城市现代化进程受阻。

由于过江通道的缺乏,江西的母亲河——赣江,成了南昌城市向北拓展的障碍。彼时,对于南昌城市的发展有诸多讨论,有人说继续向南发展,有人说跨过赣江向北发展,一时间,不同意见沸沸扬扬。

直到年,时任南昌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的李豆罗在市人民代表大会上,专门就红谷滩的开发建设,代表南昌市委、市政府向人大代表作了一份字的说明,“一江两岸”首次出现在南昌人的视野中。

至此,南昌城市发展方向的战略问题尘埃落定。“跨过江去”——观念一变天地新。顷刻间,原本被视作“障碍”的赣江成了发展的“本钱”。“

改革开放后,很多城市包括上海、杭州、武汉都开始跨江发展,让南昌看到了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跨过赣江发展渐渐成为大家的共识。”多年以后,在谈起当时跨江发展的初衷时,李豆罗如此表示。

除了上述原因,当时还有一个考虑:如果向南发展,势必要占用更多宝贵的农田,而红谷滩是一片滩涂,向北发展有节约的意图。

然而,红谷滩发展开发真正拉开大幕,还要等到4年之后的年。

滩涂地上造新城

年特大洪水之后,南昌市借昌北大堤被列入江西省鄱阳湖防洪治理工程的良机,启动了“一江两岸”道路防洪系列工程,并确定采用抽沙造地的方法,将红谷滩亩低洼地改造成红谷滩中心起步区。

红谷滩建设发展真正掀开了新的历史篇章。12条抽沙船昼夜不停地从赣江抽沙上来造地,用了一年多的时间,终于在原来的滩涂地上造出一片7平方公里的地块。

那时李豆罗任抽沙造地指挥部总指挥,在当年的条件下,要在一片滩涂上造出一座新城来,困难可想而知。

“条件很艰苦,自然环境很恶劣。当时我们开玩笑说,白天人吃猪,晚上蚊子吃人。工地在荒郊野外,风沙遍地,蚊子又多又大,爬在人身上吸血。”李豆罗回忆道。

吴韶宸现任南昌市城乡建设局局长,早在年,他就率先进入这片荒滩,参与了南昌市“一江两岸”道路防洪系列工程,目睹和建设了红谷滩的多个“第一”:第一台变压器的使用、第一条施工便道的修建、第一座变电站的建成……

当时整个红谷滩只有一条国道,江边是一片荒滩,一片污泥,放眼望去能看到的只有牛、水鸟和野草。

吴韶宸回忆道:“稍微起点风,风沙就往鼻子里灌。在工地上吃饭,一揭开锅,嗡一声,一大群苍蝇飞过来。”

地造好了,高起点的规划也规划好了,随之而来的便是热火朝天的建设。

“白天尘土飞扬,晚上挑灯夜战”,热火朝天的场面支撑着飞快的建设速度。

年7月11日,红谷滩中心区开发建设正式破土动工。11月8日,行政中心、会展中心、接待中心六栋建筑全面封顶。

紧接着,年12月28日,南昌市行政中心全部北迁至红谷滩,南昌市正式开启“一江两岸”时代。

“我当时讲了一句话,南昌以前是‘豫章故郡,洪都新府’,而现在成了‘豫章故郡,红谷新府’。”李豆罗说。两字之差,折射出的是南昌城在“城”长过程中具有历史意义的跨越。

年4月9日,南昌市委、市政府批复成立红谷滩新区管委会。5月15日,红谷滩新区管委会挂牌运行,从此以后,红谷滩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

“有城无市”成为历史

驶入发展“快车道”的红谷滩区域面积迅速扩大。管委会挂牌运行后,新区面积扩大到了50平方公里。年,南昌市又将当时的新建县生米镇4个成建制行政村划归红谷滩新区管辖,至此,红谷滩新区面积达到了78平方公里。

然而,随着新城区框架的迅速拉大,问题也随之出现。

自红谷滩开发以来,新区一直坚持“基础设施先行”,城区基本框架在短短四五年时间内迅速拉开。与此同时,医疗、教育、商业等公共服务设施却没有跟上城区面积快速扩张的步伐。

城市城市,有城无市不算数。红谷滩发展初期隐忧有三:人气严重不足、土地存量不足、过江交通不畅。

当时,红谷滩很多楼盘刚推出便销售一空,但是入住率非常低。根据年5月份的统计数据,红谷滩十个楼盘销售总户数为户,入住居民仅有户,仅占销售量的14%。

另一份统计数据显示,年底,红谷滩新区总人口为人,其中农业人口为人,普通高校在校学生人,除去这两部分人口,红谷滩新区常住人口仅仅1万余人。

“商气等人气,人气等商气”的尴尬局面给生活在新区的老百姓带来诸多不便。不少当时搬到红谷滩的居民回忆,生活在老城区时,一日三餐,购物买菜,散着步就能解决;搬到新城区之后,楼盘周边没有菜市场,只有一些零散的商铺,不得不每周乘车到老城区采购,买菜成了一件烦心事。

然而,新区的建设发展虽然曲曲折折,但是初心始终未变。

时任红谷滩新区党工委书记的卢晓健表示,那个时候,一部分居民住进了社区,生活却非常不便,好不容易引进的生活配套设施又常因人少而撤回。红谷滩陷入了“有城无市”的尴尬。

年1月17日,红谷滩“强力推进社区生活配套行动计划”正式启动,卢晓健在启动仪式上讲,强力推进社区配套建设,提升和优化城市功能,势在必行,迫在眉睫,必争朝夕。

如今,过江买菜、看病的辛酸事已经成为过去。从无处买菜到商超遍地,从零星灯火到万家通明,从一片滩涂到高楼林立、商圈遍地,红谷滩华丽蜕变。

江西省委常委、南昌市委书记殷美根表示,江西省委提出打造大南昌都市圈,强化了南昌核心地位,赋予了南昌宝贵机遇,也赋予了南昌更大责任。“我们将强化首位担当、展现省会作为,切实发挥好聚集力、辐射力和带动力,全力以赴做大做强做优大南昌都市圈。”

江南君说

南昌像一棵幼苗

在赣江之畔长成参天大树

今天的南昌已经脱胎换骨

成为大都市圈的核心

而随着打造国家中心城市发展蓝图的展开

南昌的新故事还将续写下去

为家乡越来越好加油呐喊

来源:人民网江西频道秦海峰

校对:范俊杰

编辑:李萌

觉得文章不错记得点个“

在看”分享给更多人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里聊聊

↓↓

1
查看完整版本: 南昌上了人民网头条一江两岸,原来还